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把公共走道“写”成诗,艺术家的脑洞太BIG了!

作者: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5-16 00:00:00







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往往凝固在公共设施中,比如建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的专访中看到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他说建筑好比做服装,没有很好的料子,做工很粗糙,又追求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个服装是什么?地摊货。作为必须把实用性放在首位的领域,真正的高手也许就是那些能兼顾建筑的实用与审美表达的人,如果还能在其中寻见有趣与理想,离人类梦想的家园大概就不远了吧?

 

除了建筑,常常被人所忽视的公共道路同样也是实用与审美并存的载体,也是公共艺术创作者们发挥艺术脑洞的对象。



01

奥雅设计·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

中国·武汉



华侨城生态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周边5公里内体验性景点林立,园区被华侨城欢乐谷、生态艺术公园、东湖听涛景区、沙滩浴场等景点紧紧环绕。原湿地公园水循环系统故障,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鸟类减少,空气质量下降,园区虽依托东湖景区,却门可罗雀。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时期,从一开始就赋予了项目特殊的意义和任务。生态系统修复及疫情后的人气再聚集成为设计的关键所在


改造后的公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彩虹桥步道和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分解空间的同时提升了人与场地的互动。


人与人只有色彩的不同,没有高低的差异,尊重自然,也要关注人的需求。奥雅设计设计团队以自然为画布,用色彩点缀绿林大道,在视觉上引起强烈冲击,唤起人们游赏的渴望。


整个水上通道第一重体验来源于视觉,色彩变化牵动着情绪的变化,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本着低成本、低影响的设计原则,设计团队选择用色彩来为原本斑驳的桥头变身,以彩虹的颜色为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增添一抹别样的生气,为游人们带去明媚的游园体验。局部桥面铺设竹木面层,加大步行舒适感,部分节点处还增加了观鸟台。


在自然里描一道彩虹,记录下治愈心灵的斑斓。蓝天白云倒影在湖面中,彩色桥面从落羽杉林中穿梭而过,留下一池的绚丽。变化的色彩配合着阶梯层层减淡,在出口处逐渐消失。


夜色降临,皓月当空,云朵不再浮于蓝天,而是偷偷掉落在了人间,和彩虹一起照亮整个公园。停泊的小船荡漾在碧波之中,守护着上方的绮丽与璀璨。


除了彩虹桥走道,设计师还结合地面漆划线增加了微地形景观,依托起伏的彩虹桥为背景,在分解空间的同时提升了人与场地的互动



02

彩虹装置《Quick Tide》

伦敦格林威治半岛




西班牙知名艺术家 Felipe Pantone 在伦敦 Greenwich Peninsula(格林威治半岛)上的高架人行道展开了新的企划:《Quick Tide》彩虹装置!将高架人行道转变成一段有趣的旅程,把游客从半岛广场带到泰晤士河小径。



这次创意用了代表性的渐层光影设计,Quick Tide采用了乙烯基混合物来改变作品棱角形状,整座人行道由艺术家标志性的大胆配色贯穿达到彩虹效果,在我们移动观赏视角以及时间的变化时,会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体验。



这是Felipe Pantone在英国创作的首个装置作品,模拟了过去元素和现在的融合碰撞,一个动态的彩色装置将潮汐的立面染成了彩色,成为该街区娱乐、文化和健康的目的地



为了将其著名的建筑拱门和公共领域转变为新的鼓舞人心的创造性环境,Greenwich Peninsula经常邀请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家重新改造空间。艺术家们会利用潮汐的动态和角度形状作为画布,创造引人入胜的空间,游客可以在其中建立联系和创造记忆



Greenwich Peninsula的高级文化项目经理Kaia Charles评论说:“Felipe对色彩、形状的运用和他对空间使用的动态感知将把the Tide转变成一个文化和艺术景观。作为社区优先的目的地,对我们来说,挖掘创造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突破边界,激发文化相关的对话,Felipe的工作很有意义。



艺术家Felipe Pantone补充说:“空间是静态的,时间是动态的,这是我想要摆脱的一个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作品旨在鼓励一切个体仍然流动在一起的概念。重要的是个体与室外环境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以形成一个新的视角。




03

BUGA操场

德国·慕尼黑



操场一般通过一些预制元素组成,但Schmidt教授用非常规的呈现方式在德国慕尼黑设计了这样一种景观。然而这里没有典型的操场元素,只是通过两种材料/色系(花纹以及绿草)组成并且在地形上进行了修改。



这种起起伏伏的景观唤起了儿童在此的童心



04

科帕卡巴纳海滩

美国·纽约



彩色道路设计有N多打开方式,可以很美,美到你不觉浪费时间,比如让人脑洞打开的街头涂鸦。



这条充满韵律的波浪线名叫科帕卡巴纳海滩设计于1970年,也是里约的标志性景点之一,道路作为画板将抽象绘画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流动,有机,而自由。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2022年12月1日-4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数字艺术

公共艺术/当代雕塑

装置艺术/美陈

建筑与环境艺术

美学空间

五大展区与您再相约




                                    

#更多信息也可添加官方联系人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文章推荐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的新解法! PAF艺术库| 青年艺术家李基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座好玩的城市,会让你不自觉的放下手机! PAF现场 | 哇哈气模,给空间输入能量 活动回顾·论坛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2) 活动回顾·交流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1) PAF艺术库 | 90后艺术家王嘉成 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急需治愈力的时代,花艺装置将成商业空间破圈法宝 开幕现场|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在高德冬广场JAM SPACE开幕了! 新展明日开幕 |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展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德国篇 PAF专访 | 暨南大学郑晓君:创作永不设限! 关于疫情下的艺术行业,我们替艺术从业者问了这几个问题! PAF专访 | 兰一:公共艺术创作需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西班牙篇 就在广州,一场好玩又出片的艺术展12月1日开启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法国篇 艺商往来第二期 | 体验时代,如何打破艺术与商业的边界?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篇 PAF专访 | 青年艺术家D:艺术家的创作与空间、观众是一种动态协商的过程 专访 | 孙虎:公共艺术不仅是自然的艺术化,更是艺术的自然化 观点 |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专访 | 潘奋:进驻大自然的公共艺术,将绿化变为文化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新成立建筑环境与公共艺术专业委 PAF专访 | 王中: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 跨界联动 | “艺商往来”助推艺术与商业协同发展 公共艺术,构造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广州落地湾区首个元宇宙政策、成立200亿元宇宙基金……产业有哪些新风向标? 数字艺术产业为什么在2022年集中爆发? 这位80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里了!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众对公共艺术发展有新要求! “颜值即正义”适用于艺术圈吗?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山东卡尔 | 这些“魔性”的动态雕塑,神奇又“治愈” PAF专访 | 夏天:技术变革时代,公共艺术将释放更多可能 在广州,赴一场公共艺术之约! PAF访谈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 | 公共艺术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整装再出发 | 2022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12月1-4日开启新征程 承载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闭幕 不同维度看艺术 | 周末不想在家躺尸?来这里就对了! 全国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5大主题展区联袂呈现“广州公共艺术时间” 论坛预告 | 「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AART一间宅 ×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 2017 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_版权所有.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2021013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