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PAF专访 | 王中: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

作者: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6-08 00:00:00





前言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呈现的重要内容,强调与大众的深层互动,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正在探索的领域。围绕“唤醒公共艺术力量·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的理念,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组委会设立了PAF访谈专栏,将定期走访公共艺术行业及其关联领域的工作者(如艺术家、专家学者、企业领导、协会负责人、设计师、空间运营者、建筑师、规划师等),来近距离地聆听他们关于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与认知,听取他们对于中国当下公共艺术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本期PAF专访嘉宾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中老师。


PAF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PAF

王中=王



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是策略的艺术,非常讲求方式和方法,它扮演着艺术与公共之间的桥梁。

——王中


PAF:当前公共艺术的价值已受到广泛重视,如何更好地加强社会各界的规划与协作、形成合力,增加公共艺术的项目落地,实现品质提升?

王:欧美国家强调的是公共艺术的公益性,或者说是文化福利,是作为一种文化政策来推广的。公共艺术从依附在建筑物上的作品,变成美化、装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逐步向影响城市形象、创造更多价值的层面递进,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往往由国家或地方层面的法规来保障。例如,1959年,美国费城成为第一个明确为公共艺术立法的城市,这才有了第一个面向城市发展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条例,条例中要求不少于百分之一的建筑预算拨给艺术。这里所指的艺术是宽泛定义的艺术,除雕塑与壁画外,艺术也包括一系列附属设施,如地基、墙面质感、马赛克、水池、柱子、栏杆、地面图案等。1963年美国总务局(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GSA)颁布了《联邦建筑百分比条例》,主要针对在各个州和地方的联邦建筑,在其改造和建造的经费中提取1%用于公共艺术配置,目的是用艺术改善建筑陈旧刻板的形象,提升联邦办公建筑的品质。到上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公共艺术法规,这是社会发展“倒逼”出来的举措。


费城“壁画艺术计划”

马萨诸塞州的当代艺术馆外观

每年能够吸引近10万游客前来参观,并为地方带来近15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在中国,公共艺术是一个“舶来品”,这个概念在国内我认为一直存在某种“误读”。就国内而言,人们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比较模糊的,社会各界需要重新去认识公共艺术,方能有机会形成合力,一个方面是艺术家介入社会,一个方面是城市公共艺术立法,两方并举,方能促进国内公共艺术的有效发展。


未来的城市发展是往文化积淀最深的城市发展,该如何提高一个城市的吸引度和宜居度?需要有计划地去制定公共艺术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信托计划,公共艺术IP的打造以及围绕IP所形成的艺术主题节日的定期举办,都很有必要。



PAF:对此,专业美术院校在公共艺术的教育上应当有哪些关键的举措?

王:目前超过200所院校设有公共艺术专业,其课程各具特色。但很多的艺术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缺少系统地研究公共艺术的整体发展,对其外延和生长性缺少研判,更多还停留在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品的物化层面。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公共艺术可以作为这些问题或答案的载体公共艺术是以艺术为纽带,通过艺术赋能经文化传播而带来的具有文化生长性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塑造城市魅力、推动社会发展、公众参与和城市设计的重要工具


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来说不是一个专业,不能按一个传统的专业来做,我认为它是一个学科群,所以美院可以把公共艺术做成一个学科群的概念。这个学科里面有若干工作室,比如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公共艺术与新媒体等,也就是跨领域、跨学科教育。当然,公共艺术虽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其教育上完全没有边界,而是在跨领域的同时有一定的方向性。


2021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学生作品

作品将人、可佩戴装置、智能三者结合的体验

来意向表现“人”与“自然”的呼吸同频,传达对疫情的反思



PAF:现在有学生关注一些社区美育建设,例如广美可食地景小组做的课题研究,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和水培植物成长,您怎么看待这些项目?

王:社区美育建设的发生说明公共艺术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的参与市民生活。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下,以芝加哥《云门》为代表的大制作类作品将不再是城市公共艺术实践的必须范式。艺术、设计、规划、科技等学科间的隔阂正在消解,公共艺术正在从“宏大叙事”到“激发活力”的转型,创造艺术更大的边际效应。公共艺术创作形式正在走向多元、轻质且持续,正如你上面所说到的内容。

公共艺术不应仅仅局限在最后呈现的视觉作品上,其项目策划过程中市民的参与性,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空间以及作品完成后与观者和空间的互动等等都值得记录,这一系列内容都在阐述公共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杰克·马基(Jack Mackie)1982 年为西雅图百老汇区域改造项目创作的《舞者系列——舞步》

采用铜铁地面镶嵌,每组舞步大概12 平方英尺,完成于1982 年

 作品安置完成后很快被公众所接受并赞赏


比如西雅图的瑞秋猪衍生计划。“瑞秋猪”在西雅图几乎人人皆知,此前也有雕塑家为它创作了青铜雕塑。新的公共艺术计划借助一个重达250公斤的金色铸铜雕塑及绵延几百米的趣味猪“脚印”,立在当地的集市入口处。如何让这个雕塑与更多人发生联系?重点是具有生长性的衍生计划,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策划不同的活动,让市民、游客都参与进来。自此,一个孤零零的雕塑作品发展成为一个社区文化节,“瑞秋猪”的衍生品也越来越多,文化价值被创造出来。

这就公共艺术项目从策划、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美育、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催化”价值。


位于西雅图派克市场的瑞秋猪



PAF: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请您从中国公共艺术开拓者和学术研究者的角度谈谈需要怎样的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王:欧美等国家,能够依托“百分比艺术”等政策保障,长期持续实施公共艺术品的增补建设,而我们国家是没有针对公共艺术的完善立法,造成公共艺术发展在各方面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多方联动,行业内部也就是艺术创作者需要能够深度认知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在地性、美学性,创作好的作品;行业外部需要联动地方政府、文化协会、高校、设计师和规划师、商业团体等,解决文化艺术作品的来源、资金及后续的运营问题。因为尚未做到发展有据可依,落地的公共艺术项目或许都会有一个漫长的沟通过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景鸟瞰图


中央美院在启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项目之后,明确了机场的定位为“新时代中国连接世界的、世界上最繁忙的美术馆”。但一个机场怎么成为美术馆?我们通过4个“艺术+”来实现。


艺术+交互、艺术+功能、艺术+计划、艺术+平台


首先是艺术+交互,让公共艺术变得可参与。机场二层国际到达通道处有一组互动影像装置《飞鸟集》,这幅数字花鸟长卷中的飞鸟、植物能实时与旅客和天气互动。人经过这幅画,屏幕下方的感应器就会“通知”鸟儿起飞跟随,以意趣盎然的方式迎接旅客。如果人停下来,鸟儿则会聚集在人跟前的画面上。其次是艺术+功能,即引入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听,天空中的感动》作品体现在一组艺术化儿童活动设施上,通过飞机、云朵等形态将孩童带入空中,结合滑梯、蹦丘、喇叭等儿童设施以及家长看护陪同座椅,形成空间的一体化设计,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步入天空的感受,减少长时间候机带给孩童的焦虑。整个设施采用了地毯、橡胶、不锈钢软包等材质,以达到儿童友好型公共设施标准。


《听,天空中的感动》


伴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氛围的持续营造,艺术+计划的遗产活化,以及艺术+平台的“天空美术馆”也将持续为人文机场建设带来更多可能性。


《舷窗》王中、靳海璇

《爱》许小艺、邵旭光、赵莉娜 


我现在也在为民航总局做《民用机场航空观景设施规划建设指南》,引导和规范机场航空观景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机场综合服务体验。这意味着,机场将开辟专门的航空观景区域,代替以往小而散的周边观赏点,打造具有机场特色、民航行业特色的观景服务产品。

换言之,航空观景设施有可能成为机场集团的一个盈利点。

类似的如欧洲等航空文化普及程度较高的地区,许多机场都会为民众设置专门的航空观景设施,为机场赋予旅游价值及文化传播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东京羽田机场、法兰克福机场、慕尼黑机场等。

公共艺术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商业变现,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PAF:我们正处于科技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技术、5G、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曾经处于公共艺术主导地位的城市雕塑行业产生冲击,城雕艺术家需要如何应对这种改变?请谈一下您的建议?

王:指数发展带来千年未有的大变局,科技的发展是呈现双指数的发展趋势。举例来说,一张A4纸折叠43次是多高?答案是超越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只是单指数叠加运算。而量子双指数运算方式使现在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万年的计算,缩短到3分20秒。科技的发展每18个月就完成一次迭代,它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高效和便利,自然也包括艺术创作。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算法,在算法达到高度发展时,需要另外一种平衡,那就是心法,也就是说需要在人文方面实现弥补。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从我们人的视角外观宇宙,是逐层,逐维度展开,同样,从人的内心自观,也是同样的方式展开,其实是相通的。

抱着传统的创作和运营模式肯定是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的,不管是科技的还是传统的,只要是运用艺术、创意、设计的手段去实现的,都是好的



2021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学生作品

《意识体主题展示馆》

运用新技术展现设计从连接感知、创造未来的主题,两种不同的角度来体验回归心灵和营造温暖放松空间以及探讨人与机器,意识与生命的关系。



PAF:您提出“软城市”理念,认为文化和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角色。“软城市”的理念延伸到当下,您期待这种理念在指导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展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王:城市更新的“新”意味着从“物的城镇化”提升到“人的城镇化”。当前中国城市更新转型有三个趋势:第一是城市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诉求;第二是从强调功能转向重视人文,也就是从强调城市的物理功能转向注重城市的精神品质;第三是从以经济为核心转向以文化为核心。城市更新升级需要找到今后发展的侧重点。


如果我们把一座城市的建设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中60%代表这个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包括基础设施等城市硬件建设。在这方面,今天中国的很多大都市,甚至包括一些二、三线城市都已完成得很出色,中国的机场、高铁、轨道交通、CBD商务区等功能设施已经世界前列。再上端的25%是什么?是城市更新、再生、精神品质,它是软性和具有生长性的,能够给市民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这就是“软城市”,它是今天中国城市所欠缺的。最顶端的那15% 是什么?是“软城市”中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所呈现和感知的城市灵魂与精神。


王中《临界门》2017年

王中‍‍‍‍‍‍‍‍‍‍‍‍‍‍‍‍‍‍‍‍‍‍‍《平衡道》2006年

王中《生命》1998年

在王中的作品里,无不思考着关于自然、生命、人、城市的内在关系


之所以那么多城市“千城一面”,是因为我们的城市没有独特的品格,它是基于文化因子而创造的。


王中 《95计划-朝阳门拆迁》1996年

该系列作品与王中对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息息相关


如何从一座“功能城市”转变成一座“人文城市”?这是今天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都非常注重与城市文脉的对话,怎么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揭示一座城市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是需要去考虑不同城市的生长性的。


王中《北京记忆》综合媒介  2016年

6厘米见方的琉璃块里,封存着来自市民们的“记忆”,这些老物件大部分是王中带着学生们亲自去街道办征集而来的,有徽章,有顶针,有邮票,他自己也拿出了小时候珍藏的粮票。通过旁边的二维码,可以去了解那些鲜活的故事。


行走在摩天建筑“丛林”中,流连于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我们往往感受到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殊不知在色彩斑斓的都市印象背后,城市也有表情和性格。

而这独有的性格和表情,恰恰可以通过艺术来承载、呈现、无限放大和传播并深入人心。


王中、熊时涛、李震、武定宇、邵旭光  《星河》

位于武汉光谷广场


前面我们提到过美国西雅图“瑞秋猪”这个案例,这个作品一经诞生就成为西雅图最受欢迎的艺术作品之一,它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深受西雅图市民以及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并且以它为原型的各种纪念品也极为畅销!通过雕塑作品打造IP,再通过这个IP来开发一系列的活动项目。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是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事件、活动过程,商业模式等等。



PAF:在目前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公共景观项目中,公共艺术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公共艺术各门类的从业者需要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品首要关注点是迎合大众审美还是引领大众审美?

王:‍‍‍‍‍‍‍‍‍‍‍‍‍‍‍‍‍‍‍‍‍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是策略的艺术,非常讲求方式和方法的,它扮演着艺术与公共之间的桥梁。所谓公共艺术,“公共”两个字是在前面的,不能脱离公共性,但两者并不矛盾,你依然可以在保证艺术高度和专业度的前提下,通过容易解读的载体、易于被大众理解的形式去呈现。例如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系列的作品,非常容易解读,而且很有艺术高度。通过包裹这一行为可以让一件熟悉的物体变得陌生,陌生化也给物体带来了新的身份,而这种“陌生化”就是克里斯托表达艺术的方式。克里斯托夫妇希望通过这种艺术行为改变大众对环境的理解,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感受并认识世界的变化。


王中《方舟1号》2013年,首尔索玛美术馆收藏。

通过青铜、不锈钢两种材质的碰撞,表现传统与现代、人性与秩序的碰撞。


另外,在乡村振兴中,是选择复制一个已有的成功文旅模式好,还是独创一种模式好呢?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要做一个大地艺术节,你要分析服务产品的使用人群,挖掘本土的文化遗产和特色并通过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例如你可以开发水路、陆路两条线路,然后通过科技赋能,用手机扫描链接,就可以链接到文旅商业板块,是不是更容易推动乡村的发展?


日本大地艺术祭

马岩松【大地之灯】 

艺术在浮梁作品

TANGO《泉有米酒酒馆》 
艺术在浮梁作品



PAF:我们刚刚和广东商业地产投资协会成立了公共艺术委员会,为商业地产提供公共艺术项目的咨询服务,您如何看待商业地产的合作中,甲方和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在预算和作品呈现效果的矛盾点?

王:实际上通过你们这种博览会平台或者其衍生出来的其它可以联动的平台,来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方向。台湾的蔚龙艺术公司,和你们组委会的性质类似,是专业的公共艺术咨询机构,担任为当地政府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建议的角色,也是当下台湾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艺术推手和平台。蔚龙不仅是将自己作为公司来运营,还立足于城市文化发展,发现和创造当地新的生活美学。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我的团队在做大兴机场项目同时期,其实也有很多公司参与这个项目的投标,但大家多数公司都在讨论怎么在机场做一件什么样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这时候,我告诉大兴机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参与方,你们未来的发展愿景是什么,你们未来的定位是什么,通过人文的价值来分析,从机场本身发展出发,提出“人文机场”的理念,量身定制方案,并达成一种发展共识。

当然,如果对方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很长远的规划,那自然可以考虑一些更加视觉化的一般性作品,因此,你们需要有选择地和一些商业地产进行合作。


 

PAF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和相关公共景观建设,都使用了大量的城雕和新媒体艺术,您认为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王:其实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些作品很不错,但也有一些公共景观和艺术作品留有遗憾,因素有很多,例如时间问题、成本费用问题。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实政府的推动是一方面,但商业的推动会更加有活力,会有一些新的延展可能性,塑造一些公共艺术的商业模式。

 

PAF作为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请您分享一下该如何用好博览会这个平台,促进公共艺术行业的发展?

王:其实作为博览会,应该有一个近期、中期、远期的战略目标,你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不能局限于是一个艺术类的展会,或者是公共艺术的数据库,应该是可以从战略上做这个行业的规划和布局,制定行业规范,推进标准化。例如我提出的运用艺术为导向的城市设计AUD理念(Artoriented Urban Design),倡导“软城市”文化为内涵的规划思路,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公共空间品质,活跃人文氛围、培育创新动力,创造具有文化生长性的公共空间,其实就是通过上层战略,综合的分析和制定全案策略,实现价值的增进,不能只是在战术上下功夫,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层面布局。

 


 

PAF专业公共艺术博览会的运营过程中,您认为其社会价值导向应该围绕哪些方向?换言之,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对广州公共艺术发展应该起到什么引导作用?我们也在规划一些分会场活动,您有什么建议?

王:传统的广交会式的博览会运营模式肯定是已经过时了,建议你们结合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模式。如你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结合一些商业综合体或者产业园、文化广场,举办一些分会场的活动,突破传统的博览会模式,凸显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延展性挺好。

比如霍夫曼的大黄鸭,停靠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不仅成为了一个公共艺术时间吸引无数人前去打卡,还拉动了多少酒店、餐饮等等旅游项目的消费。我目前正在做的“明日城市”系列论坛活动,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专业平台,来号召相关人士参与讨论,大家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探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美学教育等等一系列与公共艺术及其周边相关的话题,我们借助这个平台达成合作共识,探索、分享和传达公共艺术的相关理念,从而来促动各个层面公共艺术的发展。


▲在紫泥堂产业园举办的“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活动留影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城市艺术季组委会代表主题分享

▲BIG海珠湾艺术园区展览

感光四季创意艺术特展


此外,作为博览会平台如何不拘泥于博览会打开各个艺术圈层的关系面也非常关键。比如,博览会可跨学院组建一些课题小组,提前介入商业项目的规划,把工作前置,结合学院导师、商业综合体、地产、文旅小镇等来共同命题,由导师带队、学生设计制作,策划一些好玩有趣的公共艺术有创意性事件,会更加有意义。而博览会在当中,则充当好纽带的角色。


老有所椅——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社区设计师”主题活动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荔湾分院联合艺术公益机构、社区居民共同实现公共艺术走进社区,用艺术介入社区复兴,改善社区居民日常生活




  王中艺术简介  

 

1963 年 1 月生于北京

198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院长

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陈设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公共艺术委员会会长

国际动态艺术组织艺术委员

APDF 亚太设计师联盟全球副主席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2022年12月1日-4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数字艺术

公共艺术/当代雕塑

装置艺术/美陈

建筑与环境艺术

美学空间

五大展区与您再相约




                                    

#更多信息也可添加官方联系人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文章推荐
公共艺术博览会最后一天,今天逛展去! 这个宝藏艺术展,太适合周末打卡了 岭南美学会客厅主题展区 | 别开生面的生活美学场景 2023Urban Art Season -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Fair 11月17-20日 |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呈现当代公共艺术生态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的新解法! PAF艺术库| 青年艺术家李基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座好玩的城市,会让你不自觉的放下手机! PAF现场 | 哇哈气模,给空间输入能量 活动回顾·论坛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2) 活动回顾·交流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1) PAF艺术库 | 90后艺术家王嘉成 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急需治愈力的时代,花艺装置将成商业空间破圈法宝 开幕现场|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在高德冬广场JAM SPACE开幕了! 新展明日开幕 |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展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德国篇 PAF专访 | 暨南大学郑晓君:创作永不设限! 关于疫情下的艺术行业,我们替艺术从业者问了这几个问题! PAF专访 | 兰一:公共艺术创作需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西班牙篇 就在广州,一场好玩又出片的艺术展12月1日开启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法国篇 艺商往来第二期 | 体验时代,如何打破艺术与商业的边界?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篇 PAF专访 | 青年艺术家D:艺术家的创作与空间、观众是一种动态协商的过程 专访 | 孙虎:公共艺术不仅是自然的艺术化,更是艺术的自然化 观点 |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专访 | 潘奋:进驻大自然的公共艺术,将绿化变为文化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新成立建筑环境与公共艺术专业委 跨界联动 | “艺商往来”助推艺术与商业协同发展 公共艺术,构造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广州落地湾区首个元宇宙政策、成立200亿元宇宙基金……产业有哪些新风向标? 数字艺术产业为什么在2022年集中爆发? 把公共走道“写”成诗,艺术家的脑洞太BIG了! 这位80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里了!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众对公共艺术发展有新要求! “颜值即正义”适用于艺术圈吗?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山东卡尔 | 这些“魔性”的动态雕塑,神奇又“治愈” PAF专访 | 夏天:技术变革时代,公共艺术将释放更多可能 在广州,赴一场公共艺术之约! PAF访谈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 | 公共艺术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整装再出发 | 2022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12月1-4日开启新征程 承载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闭幕 不同维度看艺术 | 周末不想在家躺尸?来这里就对了! 全国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5大主题展区联袂呈现“广州公共艺术时间” 论坛预告 | 「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AART一间宅 ×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 2017 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_版权所有.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2021013578号